close

科技產業歷經2022年全年淡季,目前還籠罩在庫存過高的壓力之下,科技廠商歷經景氣雲霄飛車,過去一年凍結人事、減產、打銷庫存、大砍資本支出、出脫非核心事業等五路並進的方式比氣長,靜待下一波景氣循環。

由於大陸鬆綁防疫管制,目前大陸廠區的感染率狂飆,業界預期,農曆年前將達感染高峰,農曆年過後可望趨緩,絕大多數的科技廠商預期,2023年上半年景氣可望觸底,「靜待黎明前的黑暗」成為現在進行式,而2022年全年都是淡季的窘境,成為淬鍊體質、汰弱留強的絕佳機會。

半導體IC設計廠、封測廠家大業大、口袋夠深,2022年先凍結人事、鼓勵休假度小月,2021年過年加班的盛況不復見,美系大廠高通跟進凍結人事,而美光更宣布大幅度裁員計畫,台灣美光也可能遭受波及,科技產業寒冬可見一斑。

景氣循環股則大砍資本支出度過景氣低潮,面板大廠友達、群創、彩晶同步調降資本支出,彩晶更暫停170億元的新廠擴建計畫,光這三家面板廠削減的資本支出直逼300億元。

而同為景氣循環股的南亞科財報雖尚未陷入虧損,然而第三季獲利已大幅下滑,為此,南亞科去年二度調降資本支出,縮減逾二成的投資。

欣興也趕上資本支出縮減風潮,於去年底宣布,將2022年、2023年資本支出預算分別減少53.37億元、68.67億元,修正後金額為389.49億元及354.2億元,另2024年長交期設備預下訂單金額減少11.76億元至44.99億元,合計三年共縮減資本支出133.8億元。

此外,日月光、力積電、旺宏、聯電、力成也有志一同出手降低資本支出,2021年獨領風騷的半導體族群攻守易位,成為2022年削減資本支出的重災區。

由於景氣急凍,去年下半年之後,電子供應鏈已經亮起庫存水位狂飆的警訊,驅動IC廠敦泰打消庫存開了第一槍,去年第三季大舉提列24.97億元的存貨跌價及呆滯損失,侵蝕每股盈餘11.54元,當時在手庫存還有70億元水位,預估今年下半年才可望消化殆盡,敦泰的處境引發供應鏈還有庫存未爆彈的聯想。

而歷經淘汰賽,見證過2000年千禧年、2008年金融海嘯及Sars危機、2019年的中美貿易戰的被動元件大廠,除了口袋深,也在這一波景氣寒冬再度祭出減產機制,特別是應用在消費性電子的標準型被動元件,稼動率同步下滑,不僅台廠國巨、華新科調降稼動率,國際廠商村田、太陽誘電也降低利用率,陸資大廠風華高科、潮州三環擴產踩煞車,延後新產能釋放。

(新聞來源 : 工商時報一李淑惠/台北報導)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財經新聞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科比特 的頭像
    科比特

    科比特投資觀測站

    科比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