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型機器人(android)是一種旨在模仿人類外觀和行為的機器人,過去,這一概念僅出現在小說、電視或電影中,但隨著人工智慧(AI)等技術的快速發展,各科技大廠和教育研究機構紛紛投入研發和投資。

特斯拉(Tesla)是一家電動車大廠,去年7月和12月連續發表了2代人型機器人Optimus。科技新創Figure AI在今年初宣佈,獲得了微軟(Microsoft)、OpenAI和輝達(NVIDIA)的投資。輝達也在3月的GTC大會上宣佈推出專為人型機器人打造的通用基礎模型GR00T計劃。

輝達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表示,為人型機器人建立基礎模型是現今AI領域最令人興奮的議題之一,這些模型將使技術匯聚在一起,讓世界各地領先的機器人專家在AI通用機器人領域邁進一大步。黃仁勳還預估,未來人型機器人將成為主流,且製造成本可能比人們預期的還要低,有望成為大眾化的產品,我們對人型機器人的前景持樂觀看法。

根據DIGITIMES的最新報告,由於人工智慧技術的突破,加上感測器和材料成本的下降,以及勞動力短缺的影響,未來5至10年的人形機器人市場將迎來爆發性成長,預計2035年的產值將接近260億美元(約新台幣8388億元)。

以下是頗具前景的機器人概念股:

1.所羅門(2359) 收盤價171.5元 週漲幅29.92% 
輝達GTC大會讓人型機器人成為近期產業焦點。所羅門在GTC大會上展示了3D視覺產品AccuPick,透過不同的3D相機結合AI,可以在擺放凌亂的環境中精準地取放各種物件。所羅門近年致力於開發AI視覺軟體,並將應用拓展至工業自動化、物流和零售等領域。

2.廣明(6188) 收盤價113.5元 週漲幅16.41%

廣明是一家協作機器人廠商,是全球第2大協作機器人廠商。該公司子公司達明機器人已與輝達平台Isaac Sim合作,優化機器人生產線檢測,大幅減少時間和成本。廣明也將在台北國際電腦展上展示與微星、雲達科技、聰泰和羅昇等公司的合作項目。
廣明子公司達明機器人,已攜手輝達平台Isaac Sim打造數位雙生,優化機器人生產線檢測,使機器人編程時間減少70%,Cycle time時間減少20%,大幅減少時間跟成本。

台北國際電腦展將在6月登場,達明機器人也攜手4大廠,包括與微星共同展示AMR(自主移動機器人),與同一集團的雲達科技展示輝達Omniverse數位雙生的應用,另外與聰泰、羅昇各別展示協作型機器人手臂運用於AI自動檢測領域。

3.羅昇(8374) 收盤價40.95元 週漲幅34.04%

佳士達旗下的羅昇,本業為自動化產線及AOI視覺檢測,也與達明機器人合作,利用協作型機器人拿工具,針對電子產品進行瑕疵檢測。

羅昇成立40週年,日前宣佈今年將進軍泰國市場,拓展營運版圖。羅昇總經理李長堅表示,泰國廠將在Q3正式啟動營運,提供自動化機電零組件、智慧製造解決方案以及能源管理技術。

羅昇積極佈局東南亞新版圖,將在泰國市場提供與當地需求相符的產品和服務,聚焦智慧製造、綠能、半導體產業的自動化需求。

4.凌群(2453) 收盤價67.3元 週漲幅9.08%

輝達GTC大會推出人型機器人,其中凌群未與展場的服務型機器人Ayuda受關注,Ayuda內建生成式AI平台ChatGPT,可做簡單的問答和資料生成。這款機器人是去年智慧城市展的時候主打的焦點。

凌群2024年智慧城市展則有7大重點,包括生成式AI、智慧服務、ESG永續發展、數位轉型、智慧資安、智慧零售及智慧醫療等。其中的亮點,包括凌群因應生成式AI所推出的幻覺(hallucinations)問題,提出創新解決方案NeuroChain,這項技術可讓大型語言(LLM)針對中間層的問題,做到精準處理。

凌群在法說會中表示,公司聚焦智慧型服務機器人等發展,生成式AI需求大,帶動相關供應鏈與應用服務端的商機,各種AI生態系與應用場域落地,尤其在政府服務、交通運輸、健康醫療與綠色永續等領域,應用不斷擴展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財經新聞 外匯
    全站熱搜

    科比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